Rust Meetup 2022 - 深圳站后记 (2022-11-26)
手机里面翻照片时才发现,上次组织 Rust Meetup 已经是去年(2021 年) 3 月底的事,离这次 Rust Meetup 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。趁着疫情间歇性好转,和社区的小伙伴筹办了这次活动。过程中得到 开源中国、华为、高阳金信 的大力支持,终于本月 26 日在 深圳 开源中国 办公室举办了这次分享。 开始很担心开发者们 "报复性" 参与社区活动,给主办方的防疫带来了巨大压力。最后现场有 40 多名 Rust 爱好者现场参加,线上 B 站有 489 人观看了直播,得到了社区一定关注。
因为不会剪辑视频,所以原封不动的把录像搬到 B 站了, 请戳 -> 现场视频 B 站回放
我发起的活动,最后还是我来进行主持和串场。
找到一张看起来不那么胖的照片太不容易了~~
本圈顶级 "网红" 、《Rust 编程之道》 的作者 张汉东 老师必须第一个出场,演讲题目是 《Rust 抽象之殇》 。 和他讨论议题内容时,特地表达希望他能讲讲 GATs 这个特性。 Rust 1.65 发布的时候,最受大家关注的特性就是经过 6 年多(现场口误说了 3 年)才 stable 的 GATs 了,并且很多开源项目已经在 nightly 的版本中尝试使用它构建自己的框架。
张汉东 老师从 Rust 的抽象讲起,从历史到现状、从实现到应用把 GATs 的优点到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剖析。 GATs 的出现,让 Rust 的抽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,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。想要用好 GATs ,还需要对 Rust 底层原理掌握更加透彻。
随着提问现场气氛逐渐活跃起来,这位开发者在后续的演讲中都有提出特别有针对性的问题,看得出是已经对 Rust 有了很深入的了解,并且在实际项目中有了丰富经验。
PPT 下载请戳 -> 《Rust 抽象之殇》
去年活动的时候我也请了 李原 同学来分享,去年介绍的是用 Rust 实现科学计算中的一些算法库,我理解是 NumPy 的 Rust 版本。去年的议题由于太过于底层算法,现场基本没有几个人听懂,而且关注的人也不多,大家可能就是记的有个 青葱年少 的同学在搞 Rust 的科学计算库。今年特意和他沟通,希望他能够把 并行编译 话题讲的更具有故事性,让大家能够听进去。
这次他组织的 《对 Rust 并行编译的探索》 内容成功引起了现场开发者的关注,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。目前看到编译过程中 CPU 和 内存 都利用率很高的 并行编译 是对依赖的 crate 编译,最后项目的编译还是单进程的。
李原 重新激活了 Rust Community 的工作组,预计 2023 年会有更多的开发者投入进来解决这个难题。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,但是看到社区已经投入进去了,希望不要让开发者等太久(希望比 GATs 快一些)。
来自 华米 的同学在提问,希望将来 Rust 的硬件设备上也有发展。
PPT 下载请戳 -> 《对 Rust 并行编译的探索》
异步编程 是所有开发者都绕不开的话题,之前在公司内部看到一篇关于学习异步编程的文章,从 C/C++ 程序员的角度对 Rust 的异步编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,由浅入深层层递进,揭开了整个异步编程的神秘面纱。所以特地请来了文章的作者,华为 Rust 专家 韩霆军 做了 《Rust 异步编程 - 透过表象看本质》 的分享。
虽然分享的题目有点 "华为" 味儿,但是他的内容和演讲没有华为 伪专家 那种 胶片风 ,展现了多年扎扎实实的 C/C++ 编程经验,把异步编程讲解的非常透彻。
随着大家对这个话题的提问和讨论,坐在场下的 "刀哥" 也按耐不住上前发言,整个 Meetup 气氛达到了高潮。
不知道 "刀哥" 的一定是错过了去年 Meetup 的开场 "劝退" 演讲。
不管是 "刀哥" 还是 韩霆军 都是 Rust 的 "老司机" ,他们的核心观点都是从项目的实际需求出发,合理使用 Rust 的异步编程,发挥它的优势而不是为了 "异步" 而 "异步" ,为了 "Rust" 而 "Rust"。
PPT 下载请戳 -> 《Rust 异步编程 - 透过表象看本质》
最后分享话题的是 "刀哥" 的 徒弟 同事 何元勋 。 他分享 《Substrate Runtime》 ,对于 Substrate 的实现进行深入的剖析,也对 Substrate 的 macro 进行了 狠狠的 吐槽,认为 Substrate 已经是在做另一个语言了。
最后连现场组织方的帅哥 盛翔 都抢先来提问。
PPT 下载请戳 -> 《Substrate Runtime》
结束散场,少不了要 "群殴" 讲师进行交流。
有位开发者带了女儿来参加活动,结束的时候我把两个 螃蟹 ️送给了她,希望她下次来能带上一个 Hello World 的 Rust 程序来分享。